【消毒小知识】免洗手消毒液需20秒以上作用时间!
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,“勤洗手、戴口罩、多通风”就成了很多人挂在嘴边的防控口诀,消毒液、酒精、消毒湿巾等消毒用品的普及率也大幅上升。但你知道吗?如果使用方法错了,不仅无法实现消毒的目的,甚至还会有安全隐患。
疫情防控中,免洗手消毒液因兼具清洁和消毒功能、又免洗速干,方便卫生受到了大家的青睐,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,很多人常常忽略一些细节,以为将洗手液挤在手心,简单搓几下就行。
请注意:用完免洗手消毒液一定要稍等片刻!免洗洗手液/免洗手消毒液,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,洗手后应稍待片刻,等其挥发再拿食物。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做好个人防护、减少相关疾病传播和感染的重要手段。
防疫口诀里,“勤洗手”放在了第一位,可见手的清洁和消毒对于保持个人卫生而言非常重要。很多人都认为洗手很简单,其实洗手也是一门技术活:在流水冲洗的基础上,加用洗涤用品消毒杀菌,做到深度清洁,而且洗手后要擦干双手。为更好清洁双手,大家应采用世卫组织推荐的“六步洗手法”对手进行清洁
疾控专家提醒,平日在生活工作中要注意:①在外勤洗手,用流水洗手;②开窗勤通风,避免使用内循环通风系统;③外出就餐应避免大规模聚餐;④就餐时避免使用交叉餐具;⑤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时尽量保持20秒以上作用时间。
特别提醒,在使用免洗洗手液时,一定要保持20秒的作用时间。免洗手消毒液会标注产品的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,这类产品经过卫生安全评价合格后方可上市,具备消毒功能。
免洗手消毒液基本都属于醇类消毒剂,醇类中使用最多的就是乙醇(酒精)。这类成分在浓度为70-75%时,会快速破坏细菌细胞膜或者病毒脂膜,并使蛋白质变性,从而杀灭这些微生物,其中75%的乙醇因为用作医用酒精最为常见。
另一种热门的醇类消毒成分就是异丙醇。从效果上来说,乙醇可以抑制生活中常见的大肠杆菌、白色念珠菌等细菌,可以起到抑菌的作用。相比起乙醇,异丙醇实际上更亲脂,也就是说它对细胞膜或者脂膜的破坏作用更有效。不论是哪一种,都要保持一定的作用时间,才能达到最佳效果。
要注意的是,免洗手消毒液的去污效果并不好,其作用主要是杀菌。只有在流动水下洗手才能去除手上的污渍。因此当手部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,应用洗手液或肥皂+流动水洗手。
相关资讯
新产品
同类文章排行
- 【消毒小知识】免洗手消毒液需20秒以上作用时间!
- 大年初七,返岗复工如何防护,这份消毒指南请收好!
- 酒精和含氯消毒剂消毒有什么区别?你必须知道这些!
- 免洗手消毒剂在手部卫生中起着什么效果
- 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指南:含氯消毒剂消毒方法
- 含氯消毒剂的不同有效浓度配制及适用范围
- 含氯消毒剂注意事项:含氯消毒剂的中毒表现和处理原则
- 含氯消毒液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哪些
- 居家消毒:含氯消毒液的配制和使用方法
- 免洗手消毒液使用时间:尽量保持20秒以上作用时间
最新资讯文章
您的浏览历史
